20 毛泽东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是谁批准决定聘用的?
1918年9月底,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到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即北京沙滩的“红楼”)当助理员,其职责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刊者的姓名。工资每月仅有8块钱。但当了这个助理员,不仅解决了毛泽东的生活费问题,而且通过每天管理和阅读报刊,使毛泽东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同时也提供了结识名流学者的便利条件,对他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正如毛泽东于1936年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所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我在这方面发生兴趣,陈独秀也有帮助。”那么,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是谁批准决定聘用的?
1982年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一书对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情况是这样记述的:杨昌济介绍他(指毛泽东———引者注)认识了他钦佩人之一李大钊。李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毛泽东被派在图书馆作助理员。1996年8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也是这样记述的。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6月号刊登的《毛泽东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史实考》一文则认为:李大钊在杨昌济引荐相识后,为了帮助毛泽东解决暂时的生计问题,他答应帮毛泽东找工作。当时,他并没有应允可以在北大图书馆为毛泽东谋一职位。李大钊是在得到北大校长批条后,才决定聘用毛泽东的。
那么,这位为毛泽东写批条的校长是谁呢?
对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是蒋梦麟写的批条,其根据是蒋梦麟的自述。蒋梦麟在《回忆中的李大钊、毛泽东》一文中是这样记述的: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当书记,是在我代理校长的时期。有一天,李守常(即李大钊———笔者注)到校长室来说,毛泽东没饭吃,怎么办?我说,为什么不让他仍旧办合作社?他说不行,都破产了。我说那么图书馆有没有事?给他一个职位好啦。他说图书馆倒可以给他一个书记的职位。于是,我便拿起笔来写了张条子:“派毛泽东为图书馆书记,月薪十七元。”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蔡元培写条子批准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的。这种说法,主要是根据《北京大学校史》的记载: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同时,他和蔡和森又给蔡元培校长写了封信,蔡元培建议毛泽东就在图书馆工作,并写了张条子给李大钊说:毛泽东实行勤工俭学计划,想在校内做事,请安插他在图书馆。于是在李大钊的积极安排下,毛泽东做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
上述两种意见,哪一个是对的?要弄清这个问题,显然必须搞清楚毛泽东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准确时间和当时谁在北大任校长。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曾先后两次到北京。毛泽东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是他第一次到北京的事,准确时间是于1918年9月底,被批准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的。
1918年9月底,谁任北京大学校长呢?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到北京大学开始执行校长职务,直到1927年7月。从蔡元培任此职时间来看,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时,正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的事。有的专家、学者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辞职由蒋梦麟代理他的职务。因此,正如上述蒋梦麟所说:“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当书记,是在我代理校长的时期。”经查证,蒋梦麟此说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