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华北华中的方针〔1〕



  (一九四○年四月一日)

  朱彭,杨,刘邓,徐朱,陈罗,雪枫,胡服,项英,陈毅〔2〕:

  目前我在华北、华中之方针。(一)某方现在黄河以北及吕梁山脉集中大军,我之任务在于极力缓和之,避免一切刺激某方之言论行动。我军则谨守防线,深沟高垒,以备不虞,对其军事挑衅,极力忍耐,不还一枪,多写诚恳坚定而无刺激性的函件、传单、标语,达到缓和其情绪,稳定我防线,使山西河北两省归于平静局面之目的。非得中央同意,不得发生军事冲突。(二)某方现在鄂中皖东淮北三区大举进攻新四军,我新四军应坚决而有计划地进行自卫战争,其皖东淮北两地,务须独力坚持三个月,以待援军到达,然后大举反攻。(三)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设新的强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为范围。其指挥人员与兵力配备由朱彭统筹之。其到达时间,分为三期:第一期须有一个主力团,以急行军于一个月内外到达皖东;第二期为三四四旅,须于两个月内到达淮河附近;第三期须有相当大的兵力(不少于一万五千人),于三个月内外到达苏北扬州附近。一、二、三期兵力总数,共须四万至五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强大任务。(四)我鲁南、胶东部队,须积极行动,消灭一切最反动的投降反共势力,扩大抗日根据地。惟须极力争取中间势力,对一切尚能与我合作抗日之部队及虽然不好但尚未向我进攻之部队,均须极力联络,不得侵犯其一人一枪。(五)无论华北、华中,一律依照中央迭次指令,采取政治上的攻势,号召一切友军反对内战,拥蒋〔3〕讨汪〔4〕,团结抗战。(六)总的目的,在于打退反动进攻,扩大抗日势力,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七)具体布置,各地依此总方针计划之。

  中央及军委

  四月一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及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朱德、彭德怀等的电报。

  〔2〕 杨,指杨尚昆,当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和政治委员。徐朱,指徐向前、朱瑞,当时分别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陈罗,指陈光、罗荣桓,当时分别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代师长和政治委员。雪枫,即彭雪枫,当时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胡服,即刘少奇。项英,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陈毅,当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

  〔3〕 蒋,指蒋介石。

  〔4〕 汪,指汪精卫。见《目前形势与我之对策》注〔8〕(本卷第508页)。